專訪 IG 自媒體 NotOnlyHR:用人資的視野在生活中取材|知識萃取的 100 種應用

「知識萃取」是一種內容產出的方法,將腦中看不見的專業技術,轉變成具有邏輯的知識架構。《知識萃取的一百種應用》將與各行各業的內容產出者交流,萃取他們的內容輸出心法,並一同探討知識萃取在各領域的產出應用。

《知識萃取的一百種應用》在聊過 Podcaster、法律文章編輯後,第三篇專欄邀請到人資出身的 Instagram 經營者 ——不只是人資 NotOnlyHR 的創辦人 Miriam,和我們聊聊他的 IG 經營之路以及貼文題材發想,是什麼關鍵要素讓 NotOnlyHR 帳號在短短 160 天內突破萬人粉絲追蹤,至今一年多的時間更是穩定成長到 2.3 萬人追蹤。

NotOnlyHR IG 經營
NotOnlyHR 創辦人 Miriam 以職涯發展、職涯引導為主軸經營 IG 帳號,累積超過兩萬追蹤

以人資的角度分享,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

2020 年 2 月是 不只是人資 NotOnlyHR 的創辦起點,至今雖然只有一年半的時間,卻已經擁有 2 萬多位追蹤者,免費文字諮詢服務超過 500 人。Miriam 和我們回憶起他第一次的職涯經驗分享,是 2018 年受 104 人力銀行邀約,駐站人力銀行替求職者解惑。

「那是我第一次產出關於職涯發展的內容,收到許多迴響,讓我發現我的分享可以幫助別人,促使我開始將自己的職涯歷程轉化成文字分享給更多人。」

除了人資的專業背景外,Miriam 也進修取得了職涯發展師與情緒教育引導師的證照,這些專業讓 Miriam 能夠以精準的提問點破諮詢者的盲點,Miriam 形容這樣的職涯引導就像是讓諮詢者跟自己對話,進而去反思自己的想法。

延伸閱讀:如何經營自媒體與個人品牌?3 技巧掌握自媒體經營要點

文字諮詢的 95% 豁然開朗率

在 NotOnlyHR 的限時動態中,可以看見 Miriam 分享與諮詢者的對話截圖,對話中除了有前面提到的職涯引導問句之外,也可以看見諮詢者對於 Miriam 專業的肯定以及解惑的感謝。

免費文字職涯諮詢是 NotOnlyHR 提供的佛心服務,從創辦到現在一年半的時間,一共幫助了 500 多位的轉職者與諮詢者,當我們詢問 Miriam 文字諮詢者成功轉職的比例大概有多少時,他和我們分享:

「大部分來詢問的人都還沒有下定決心要轉職,他們需要的是處理這個在職場上困頓的懊惱情緒。」

Miriam 靈光一閃地的向我們分享,比起轉職成功率更能夠量化的應該是「豁然開朗率」,在文字對談後有 95% 的人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,透過 Miriam 的提問,進而傾聽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。在品牌早期經營時,Miriam 也會請「豁然開朗的諮詢者」到臉書評論留下五星好評,至今都還可以看見諮詢者們對於 Miriam 的真心感謝。

不只是人資 NotOnlyHR
文字訪談後 Miriam 邀請大家到臉書留下評價,運用口碑行銷的力量,堆疊品牌專業與信任感

從日常生活中取材,創造出高共鳴的內容

該不該離職?」是 NotOnlyHR 漲粉的文章之一,除了 Miriam 清晰的敘事脈絡之外,也可以看出文章中貼近你我生活的舉例,更點出了新鮮人常常在乎的離職關鍵「要不要撐滿一年再離職」。NotOnlyHR 的貼文只有簡單的大標,卻有著直擊求職者內心的力量。

用 LINE 個人群組不漏掉每一個靈感

當靈感一來,或是出現可以延伸成貼文的題材時,Miriam 會把這些點子都傳到自己一人的 LINE 群組記錄下來。再將靈感結合人資專業或是過去的經驗,先替貼文下標、定好主軸,再開始寫內容以及附圖的大字流。

多數職場情緒、困擾的文章是來自於深刻的個案,乾貨類的文章則是很多人詢問,促使 Miriam 製作成貼文。比起行銷面或是其他面向的考量,Miriam 更在乎文章內容有沒有緊扣核心,製作貼文的過程很彈性,有靈感而發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
洞察求職者的心理狀態:NotOnlyHR 的取材三面向

Miriam 以專業人資的角度,加上數百位職涯諮詢的經歷,貼文時常透過人資的專業角度,切中求職者的痛點,我們也知識萃取了 Miriam 平常取材的三大面向:

  1. 職涯諮詢互動中取材
  2. 職涯領域的常見內容
  3. 生活中的靈感觸發

知識萃取 NotOnlyHR IG 經營
以「如何在諮詢中找出 IG 貼文發想的亮點」為題,Miriam 跟我們分享漲粉背後的經營秘訣

一、從職涯諮詢互動中取材

在與數百位諮詢者解惑的過程中,Miriam 會從大家的提問頻率、錯誤認知以及釐清問題這三個角度取材。最多人提問的問題,通常也是大家的問題,將提問頻率高的題材製作成貼文,不但迴響很高,還能替自己省下重複講解的心力,更能夠幫助許多有同樣疑惑的人。

除此之外,利用提問重重引導不但是 Miriam 與談的心法,也是常有話題性的素材出現。例如諮詢者常說「想知道如何改變現況」,但透過 Miriam 的層層引導,才發現他們想知道的其實是「如何『去』改變現況」。前者討論的是方法,後者側重在行動計畫。兩者看似相同,背後的含義卻大相徑庭,這樣的比較型貼文也很受歡迎。

二、職涯領域的常見內容

職涯領域的常見內容,例如履歷與面試等,雖然是很基礎的問題,卻也是經典且有潛力的議題。Miriam 擅長結合過去經歷,選出一些獨特切入點,例如:履歷成功的關鍵,Miriam 過去看過一份遊戲企劃的履歷,他在封面融入了知名電玩 IP 瑪利歐的視覺,不僅能在第一時間抓住人資的注意力,也可以凸顯出求職者與職務的關聯性。

三、生活中的靈感觸發

閒暇時間看影集也可以帶來靈感,以劇中人物的職場故事為題,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像是 Miriam 曾寫過一篇關於影集《狂放時尚圈》的貼文,這部劇沒有特別熱門,但發出後竟收到很多回饋。關於這個現象,Miriam 推測是因為 Instagram 追蹤者以 25~35 歲女性居多,剛好跟自己所屬的同溫層相似,所以自己認為有感的議題也剛好就是追蹤者們會喜歡的。

除此之外,具有反差張力的故事也可以為貼文帶來很高的互動量。如果自己的生長經歷剛好跟社會上多數人相反,就會成為具有反差張力的素材。例如《感謝父母從來沒有幫我做選擇》這個主題,台灣社會大部分的長輩會忍不住干涉孩子的決定,正好與 Miriam 的家庭經驗相反,貼文發出後即收到廣大迴響。

知識萃取跟職涯引導一樣都像是俄羅斯娃娃

透過知識萃取 Miriam 的取材三大面向後,他用俄羅斯娃娃來形容情緒引導跟知識萃取,兩者都是利用一個問題再接著一個問題去引導聽者深入了解。職涯引導是 Miriam 結合職涯發展與情緒引導創立出來的一套方法,諮詢時透過接連的問題,引導諮詢者定義自己話語中的「好工作」「表現好」,讓聽者能夠循序漸進的去剖析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想法。

不過知識萃取以第三者的提問,能夠促使 Miriam 激盪出一些平時沒過的舉例或答案,平時自己思考的時候可能會陷入知識詛咒,不會這麼細緻地去分析自己的想法,也能夠真正點出新手、小白可能會不懂的專有名詞等等。

NotOnlyHR 的下一步:幫助想成為人資的朋友

經營 Instagram 自媒體與職涯諮詢已經一年半,這段時間 Miriam 幫助了許多求職者、轉職者或是在職涯中迷惘的人。除了持續產出好的內容分享給讀者,NotOnlyHR 的下一步,則是希望透過 Miriam 豐富的人資經驗與專業,幫助其他 HR 成為 Top 1 Recruiter。

除了經營 Instagram 之外,Miriam 也架設了 NotOnlyHR 的官網以及學院網站,NotOnlyHR 的第一堂線上課程《成為搶手的人資招募 – 必修的招募漏斗數據思維》也已經上架,不只是利用線上課程創造出品牌更完整的商業模式,更是利用課程將好的內容推廣給需要的人。如果你的職涯有點卡頓,不妨可以去 NotOnlyHR 的帳號逛逛,或是參加文字諮詢!

推薦閱讀

發佈留言